Notice: Undefined index: uid in /www/wwwroot/chinairport.net/inc/user.php on line 259

Notice: Undefined index: openid in /www/wwwroot/chinairport.net/inc/user.php on line 29

Notic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null in /www/wwwroot/chinairport.net/inc/user.php on line 38
未来机场、机场的未来?
欢迎访问中国民用机场网

未来机场、机场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0-11-04 16:15:31
新闻来源:民航资源网 孙伟
浏览量:962次

发布时间:20/11/04 16:15
PV:962次
新闻来源:民航资源网 孙伟

       最近从一些文章、研究、宣传片等看到不少关于未来机场的画像。对于普通人来说,看热闹作为娱乐没问题,但是对于机场规划设计来说,面对未来是很具体的事。梦想照进现实会怎样?想象对具体的机场规划设计是否有具体指导意义?

  说未来,其实个人不知道未来有多远。五年之后算未来,十年也算,三十年更是未来。按照民航局发布“关于加强民用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机场规划目标年原则上按照近期15年,远期30年确定。这就是说,我们在建的机场,应该至少能够满足2035的需求,同时我们现在的规划,必须能够满足2050年。问题来了,开篇所看到的那些对于未来机场的想象,哪一年会跟当前规划设计的机场在时空中相遇?2050年之前有没有可能?规划设计是否已经准备好这次相遇?

  目前,对于未来机场提的比较多的,主要就是把当前流行的技术应用到服务端和运营端,服务端主要是为旅客提供两方面服务,一个是个性化服务和自助化流程,至于沾花惹草、架笼戏鸟等提高旅客享受娱乐的内容,花钱就能办,这方面一般来说技术越多人工越少越低档。运营端的内容比较多,目前依托技术有实现性的主要还是聚焦安全和绿色,绿色包括提高运行效率。

  自助流程中,比如说远程值机或者说是移动值机目前已经实现。自助行李托运目前的技术也没问题。自助过检(包括边防海关)技术可以部分实现。当然,部分旅客机场全流程无感过检,在中国体制优势支撑下,应当也是有可能。个人认为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一些设备效能的更新迭代,对当前的机场规划设计影响不大。

  对于服务端,很多人认为个性化交通,个性化行李服务是未来机场的发展方向,其中应当包括我们好多人喜欢提及的城市航站楼。由于这几方面内容对机场规划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是不是未来机场画像要仔细研究研究。

  通过新技术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绝对没问题,但个人认为,个性化服务的普及必须基于公共资源有限的框架下讨论,我们的资源是否支撑想象中的个性化。比如说,无人驾驶技术,车路协同等技术普及应用之后,是不是所有旅客都可以得到车接车送,行李有独立的机器人帮你拎着?

  除了公共资源有限,我们还要考虑航空器的发展变化,以及具体航线条件等。比如说,人货分离,行李被快递公司带走,你做的这班飞机是去北极,一周就一班,行李得派专机送去。这个比喻夸张了一点,但是如果行李不随机托运,飞机的腹仓干什么用?我们动辄就喜欢宣传的航站楼巨大而复杂的行李系统会不会成为鸡肋?

  对于航站楼来说,远程、异地及个性化服务,对机场规划建设的主要影响结果就是航站楼功能的分散化,就是分担了机场航站楼的好多功能。时髦词汇“虚拟航站楼”目的也是承担实体航站楼的部分功能,如果这就是机场的未来,未来机场的规模应该越来越紧小越凑才对,这好像与我们目前机场以及航站楼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规划建设方式完全相对而行。此时,要不要怀疑未来机场已经和我们擦肩而过?

  如果未来我们机场航站楼的功能都被分散化,我们那些巨大的机场航站楼、交通中心及附属的基础设施做什么用?目前提到比较多的是商业和娱乐。先不说线下商业娱乐到底有多少商机,作为流量经济的机场有多少有效流量,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此规模的商业设施的合规性,就是公共基础设施改为商业设施的合法性问题。即使可以改为商业设施,那么商业设施的运营管理行业归属问题也值得思考,是不是机场的运营主体会改成迪斯尼,或者万达这种企业?

  再比如说,如果个性化交通服务可以成为主流,我们提倡的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是否有必要联通未来机场?现在耗资巨大的轨道交通是不是失误了?

  对于机场运营端也一样,我们也想通过投入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走向未来。个人在这方面没有更多的研究,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科技按照我们想象的进程发展,我们目前宣传的一些先进的设备设施可能马上就会变为废铁。

  比如说我们一些机场引以为傲的A-SMGCS系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飞机当前没有采用无人驾驶技术运行。因为无人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在航空业这样的封闭场景中最容易实现。只要保证技术能够上机,个人认为目前在航空方面的技术应用条件相对于无人汽车更为成熟,当前的状况是技术无用武之地。个人认为,飞机的全场景无人驾驶,只要有合适的主张人,在五到十年内,应当就可以实现。如果仔细梳理,与未来不协调的技术估计不是一个两个,到时候我们许多与飞机引导相关的先进基础设施可能都会成为过去。

  对于未来机场,大多数人都是基于科学技术环境变化为前提条件的想象。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呢?是不是我们打造未来机场一个重要的因素?之前公众号文章也说过,比如说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从2035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比例近30%;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2035到2050,多么亲切的数字,开篇就提过我们目前建设的机场就是为2035年准备,我们的规划就是为了2050年。有多少机场在建设的时候考虑到未来机场是为人口老龄化准备的。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环境之下,出行的需求是什么?是商务还是旅游,还是节假日探亲?是休闲游还是观光游?与此相匹配的机场又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我们还可以拓展一下综合交通枢纽是什么样的?

  老龄化之外,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想一想中国人口版图的变化。产业版图的变化?疫情成为新常态的影响?双循环格局对中国机场规划发展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个人不在行,希望相关方面有更多的研究。

  总之,未来很远,未来也很近,很多人说未来已来。之所以写文章,是对目前纸上能看到的未来机场,感觉比较迷惑。一个确信值得去努力的未来机场,一定是经过各方面深思熟虑,精心推演的成果,无边的想象只可以作为未来的未来。


评论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Notice: Undefined index: feedbacktokens in /www/wwwroot/chinairport.net/inc/final1.php on line 500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我国枢纽机场发展趋势分析

Copyright 2020 © ChinaAirport Dat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