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飞”产品周年记
本文在《空运商务》杂志2021年第10期发表。
导语:说起2020年中国民航最重要的事件,除了大兴机场旅客量破千万人次,就属以东航“随心飞”为代表的各类航司飞行套票的推出了。在疫情全球爆发期间,在世界民航业受到史无前例的大冲击的背景下,中国民航界同仁依托于飞行套票产品,勇敢打破天花板,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各家航司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气势,在民航历史上留下了一曲曲华丽的乐章。
(备注:为便于分析,下文以“随心飞”指代所有类似东航“周末随心飞”的飞行套票类产品)
随着国内民航市场稳步复苏,2021年各类随心飞也逐渐完成历史使命,开始退出历史舞台。那么,随心飞效果究竟如何?对航司带来的正向价值都有哪些?值东航“周末随心飞”推出周年之际,笔者尝试从销量、承运量、客群结构、创新理念几个方向进行分析,旨在抛砖引玉,为行业下一步创新分享一些思考。
一、随心飞产品体系回顾
2020年6月18日,东方航空推出“周末随心飞”产品,以3322元限量发售,可以在下半年的周末期间不限次数乘坐飞机,随即开始热卖,火爆程度甚至盖过了同日的“京东购物节”。时隔一年,随心飞产品于2021年6月30日退出市场。但是其产品的理念、品牌、影响力都为行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周末随心飞的推出,主要面向高频非刚性旅游探亲客源。由于没有出行次数的限制,受其规则引导,飞行越多换算下来的单价越便宜,因此大大刺激了旅客的出行频次。
随后,东航又推出了“早晚随心飞”、旨在面向中小企业差旅人群,旅客可以在周一至周五的8点前起飞早班和20点之后起飞的晚班,不限次数乘坐飞机,其规则设计依旧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而基于各目的地或出发地市场推出的“西域随心飞”、“湾区随心飞”、“大兴随心飞”等产品,则作为通用产品的有效补充,捕获了部分具体的目标用户群。基于以上几款产品的推出,东航成功改进了自己的官方APP应用,吸引和激活了一大批的常旅客用户,提高了直销的比例。
此外,还有南航的快乐飞,海航的随心飞、山航的魔毯、吉祥的畅飞卡都是承运数量较多的随心飞产品,各自受到相应旅客群体的欢迎。而其他公司的产品,受到时间限制、座位兑换数量,甚至是统计误差的影响,承运量比较少。
二、随心飞销量数据分析
据统计,2020年,全行业随心飞类产品共出行350余万航段,约占2020年全部出行量的0.9%。购买随心飞类产品并有成功出行记录的旅客人数共43万人,约占全部旅客数量的0.3%。在这些旅客当中,新增旅客约7万人,占全部随心飞旅客的六分之一,低于行业新增旅客占比。因此,相对于开发新增旅客群体,随心飞在提升原有的老客户出行频率上的意义明显更大。
其中,作为第一款创新类产品,东航“周末随心飞” 在2020年实际乘机超过20万人次,共产生了超过200万个航段。
2020年间因全球疫情爆发,导致大部分低频旅客取消出行,从市场看,2020年国内出行人数比2019年减少了1亿多人。在此大环境下,通过产品设计,提升仍然愿意出行的部分用户的乘机频次,成为航空公司补充客座率的唯一选择。随心飞产品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事实证明,这一产品具有拓展市场、补充客源的有效作用。
2021上半年,疫情持续对民航市场产生影响。各航空公司吸取经验,继续推行各种随心飞产品,累计共产生240万乘机航段。同比2020年下半年下降幅度明显,在全部旅客当中的占比份额也低于去年下半年。随心飞产品使用数量下降,一方面是航空公司吸取经验,为了适应市场,减少服务投诉,增加了部分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很多航空公司限制在春运期间使用随心飞产品,加上局部疫情的影响,最终成行的旅客数量比去年减少。不过东航仍然是随心飞乘机旅客数量最多的航空公司,2021年上半年东航“周末随心飞”和“早晚随心飞”实际承运旅客超过150万人次,在全部随心飞乘机数量当中的占比超过50%。东航之后依次为海航、山东航、吉祥航,承运份额在6%~16%之间。
从图4可以看出,除了春运之外,2021年随心飞旅客在全体旅客的占比相对比较稳定,大致在1.2%左右。受到疫情影响,春运倡导居家过年,加上很多航空公司的随心飞产品禁止在春运期间使用,所以在2月份,旅客量锐减,随心飞旅客的数量下降更快。这说明随心飞产品并不是刚需,而是被低价刺激出来的额外需求。从数据结果看,随心飞实际创造的需求与航司预期的“高频非刚性客源”相吻合。
由于随心飞的退票规则相对宽松,尤其是春运期间遭遇到疫情的影响,所以很多提前预订好的随心飞机票没有实际成行。这样的情况在2月份达到极致,只有11%的随心飞客票最终能够实际成行。随着疫情受到控制,情况也在逐渐好转,到6月份,预订和出行达到平衡,实际承运比例接近100%。
三、随心飞旅客特征分析
据统计,2020年的随心飞旅客当中,在2019年没有乘坐过飞机的新增旅客大约有7万人次,占全部随心飞旅客的六分之一,而全行业新增旅客接近一半。所以,随心飞产品主要是面向老客户刺激出了新的需求。旅客购买了随心飞产品,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尽量安排多乘坐航班,这样的情况下,老人和儿童旅客就不太适用这种类型的产品。
从图6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随心飞旅客是80后和90后,他们的数量超过随心飞旅客的四分之三。18岁以下的儿童和学生非常少,仅有0.65%的占比。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大学生由于疫情的影响没有返校,所以很多大学生购买了随心飞产品出游,他们贡献了2%的随心飞旅客占比。
随心飞产品要求提前7天兑换机票,这就给旅客出行设定了限制,商务旅客很难提前一周决定行程并使用随心飞产品出行。所以最终还是时间充足和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更加青睐随心飞产品,他们的出行目的更多的是旅游和探亲。从统计结果看,选择单一航段往返出行达到3次以上的旅客,在全部随心飞旅客当中的比例不足10%,由此也可以看出,旅客购买和使用随心飞产品,更多的目标是去全国各地打卡旅游。
2021年上半年,使用随心飞产品乘机数量最多的前20航段,都是涉及虹桥机场的进出港航线,除了虹桥飞往一线城市的航班之外,长沙、三亚、厦门也是随心飞旅客选择最多的目的地城市。随心飞旅客数量最多的航线,当属北京首都到上海虹桥的京沪线,承运了全行业超过十分之一的随心飞旅客。从各航线承运的旅客数量,也可以看出东航的随心飞产品影响力最大。
四、随心飞产品带来的启示
随心飞产品从推出开始,就伴随着不间断的讨论和争议。笔者认为,在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随心飞产品作为营销手段的创新,对于拉动市场需求,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随心飞推出一周年之际,我们通过数据回顾了随心飞带来的市场效应,我们认为随心飞产品对民航营销、行业创新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和启示:
1、“随心飞”产品的出现,既是疫情影响的结果,也是航空公司精细化营销的需求。随心飞产品推动了航空公司在产品设计理念的转变,从传统的以收益管理为核心的B端定价,即卖方-航空公司定价,开始向C端-旅客定价转移。从整体思路看,航司已经学会了站在用户角度来看待市场,采用创新的手段来开拓需求。这对民航客票销售这一相对封闭的市场,带来的思路革新和角色转变,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积累,将在未来持续影响航空公司的产品设计,产生更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产品。
2、 “随心飞”产品采取了类似互联网营销的宣传模式,创造出民航营销产品上热搜榜的最佳历史成绩。推动了营销宣传手段的转变,从销售出行的“搜索—预定—出票”模式,转变到销售产品宣传“曝光—购买—使用”模式,促使机票类产品的营销模式与电商大环境更加吻合。相对于以前简单粗暴的互相降价,在随心飞设计和推广过程中,航空公司逐渐积累了在淡季如何通过产品设计来刺激出行需求,从而扩大市场的经验。随心飞,以及此后的自由飞等决策成本低、不用可退的产品,具备电商爆款的属性,使机票大促取得了不亚于电商节的市场热度。
3、随心飞在整体出行量中的占比只有1%左右,对航司整体经营并未产生太多的实际影响。相比于拓展新客,随心飞类产品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在特殊市场场景、特殊时期内,提升原有旅客的出行频次,扩大行业整体的需求数量。以去年的实际经营结果看,东航的“周末随心飞”产品收益完全能够覆盖变动成本,而且提前回笼资金,市场营销的效果比较明显。
4、推动了航司和OTA信息技术的进步,不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