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运行大数据系统投入试运行
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行。当日下午16时22分,第一架飞机从大兴机场起飞,开启了北京一市两场双枢纽运行的新时代。与此同时,在民航局运行监控大厅大屏幕上,值班人员正使用2天前刚通过验收的民航运行大数据系统,实时监视着航班从地面推出、滑行、起飞,到空中高精度、多视角的飞行全过程,总体掌控大兴国际机场起降航班的飞行计划、运行动态、旅客信息、机组人员、运输客货等情况,全面统筹全国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保障单位的总体运行。这是民航运行大数据中心工程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空间三维可视化、知识图谱等技术建设的行业级运行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
在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的每个值班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全国各地发生的复杂天气、其他空域用户活动、重大活动保障以及应急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全面、及时、准确的获取散落在各个运行单位的保障信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海量信息的分析评估,找出运行矛盾和问题,组织各单位对航班实施精准调控,是作为行业运行管理部门必须面临的挑战。作为民航运行的中枢和大脑,随着9月28日民航运行大数据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行,这一利用先进信息处理技术构建的系统为监控中心赋予了一颗智慧敏捷的“大脑”,为监控中心更好的履行职责和使命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潜力。
过去,航班离港主要根据飞行计划和航班动态,结合各类因素造成的流量控制依次排序放行。当流控较大时,可能造成旅客在机场滞留,甚至长时间等待后航班取消。为破解这一难题,运行监控中心同步推进运行机制和系统平台建设,基于与机场运管委、航空公司和空管的航班计划动态调整业务流程,为各方搭建统一的运行协调平台,在预先飞行计划管理阶段做到早预判、早决策、早调整,有效减少在旅客到达机场后航班长时延误或取消,实实在在的提升旅客乘机感受。此外,工程还建设了服务于航空器突发事件处置的态势监控系统,受理航空公司航路航线申请的预先飞行计划管理系统,支持各生产系统指标统一计算和多维分析的关键指标计算及效率分析系统,随时掌控全国民航运行态势的移动应用,获取主流媒体民航重要信息的舆情系统,以及整合中心互联网业务的门户网站等。
本期工程预计在明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在支撑中心核心业务的同时,也将大幅提升对行业运行数据资源的整合及共享服务能力,逐步扭转各运行单位获取数据难、安全风险大、投入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在持续推动完善民航运行数据共享机制的同时,将进一步夯实基础平台建设、扩大数据共享范围、规范数据质量标准,向民航监管部门、运行单位、服务保障单位、科研院所,以及行业内外工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