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用机场网

2020年民航客运市场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15 16:01:00
新闻来源:Qunar航旅大数据研究院 校长
浏览量:2109次

发布时间:21/01/15 16:01
PV:2109次
新闻来源:Qunar航旅大数据研究院 校长

本文在《空运商务》杂志刊发


       2020年四季度,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中国民航客运市场快速复苏,公商务旅客已经逐渐恢复。回顾全年,旅客群体的结构性变化,是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新增旅客”、“年轻化”、“高铁引流”、“随心飞”成为行业的关键词。全年承运旅客1.28亿人,出行4.2亿人次,其中新增旅客接近半数, 90后成为出行的主力人群,中国民航的市场格局出现巨大的改变。


       1  客源快速复苏,市场逐渐正常化

       疫情发生之后,中国民航客运市场率先复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图一所示,全年的客源走势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旅客量经历了断崖式下跌,随后一直在谷底徘徊。第二阶段,3月初,随着复工复产的进行,航班量不断增加,客源开始逐渐缓慢恢复。第三阶段,整个三季度,虽然经历了部分地区二次疫情的影响,但是客源恢复的趋势并没有转变,9月份还呈现淡季不淡的市场特点,环比暑运期间客源仍然保持上升。第四阶段,从国庆节后,各地零散疫情不断出现,局部市场出现旅客量波动。但是全行业整体的客源趋于稳定,在震荡中缓慢下行。

图一:2019-2020年每日离港旅客量趋势图

640.webp (48).jpg

数据来源:去哪儿航旅大数据研究院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出现两极分化,如图二所示,国内市场恢复较好,9、10月份的旅客量都已经接近2019年的水平。即使在年底受到零星疫情的影响,局部市场旅客量下降,但是行业整体的客源和平均票价都已经相对稳定,波动并不大。然而国际市场持续受到限制,从3月底开始,客源就跌入谷底,四季度旅客量仅有2019年同期的4%。尤其是在不断升级的隔离政策下,短时间之内看不到复苏的迹象。

图二:2019-2020年国内航线每月旅客量趋势图

640.webp (49).jpg

图片 数据来源:去哪儿航旅大数据研究院


       国内市场快速复苏,国际航线却极度不景气,所以航空公司纷纷把国际航线的运力转向国内航线,宽体机进入国内的主干市场。在四季度,一、二线城市之间的主干航线竞争更加激烈,而且换季后民航和高铁的网络重合度也越来越高,不仅是各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民航和高铁之间的竞争趋势也更加显著,高铁引流成为航空公司增加补充客源的有效手段。在低油价的利好因素下,航空公司的变动成本大幅度下降,即使以高铁的票价销售,也能争取到航班保本的机会,这就为从高铁向航班吸引客流提供了实际操作的空间。


       2  旅客群体转变,客源结构年轻化

       2020年,乘坐飞机的旅客群体发生重大的结构转变。全年有1.28亿旅客乘机,其中在2019年没有乘机出行记录的新增旅客接近一半,这说明坐飞机的人很多都是新旅客。而在2019年乘坐飞机的1.9亿旅客当中,还有1亿人全年没有出行。

       如图三所示:民航旅客群体不断年轻化,90后成为最大的主力人群。80后和90后的人数占比超过52%,出行的人次数占比达到57%。

图三:2020年民航旅客的年龄段分布图

640.webp (50).jpg

数据来源:去哪儿航旅大数据研究院


       选取2019年没有乘机出行记录,在2020年出行的新增旅客进行分析,如图四所示,80后和90后的比例只有48%,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比例较高的新增客户,来自于20岁以下的群体,由此带来行业旅客更加年轻化的趋势。

图四:2020年新增旅客的年龄段分布图

640.webp (51).jpg

图片 数据来源:去哪儿航旅大数据研究院


       新增旅客当中,从高铁引流而来的旅客群体成为最重要的补充客源,这类旅客出行的目的以探亲和旅游居多。而相对应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行占比在减少,尤其每年前往南方过冬的候鸟老人群体受到的影响最大。四季度,从东北、西北和新疆前往海南岛的航班上面,老人旅客的占比仍然很高,但是从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前往海南的候鸟老人数量大幅度减少。老人旅客和中小学生出行量的减少,他们才是受到疫情影响最大的两个旅客群体。


       3  公商务客复苏,购票行为延迟化

       疫情重创了交通运输行业,旅客出行的意愿大幅度下降,乘机出行的频次也在降低。2020上半年,高频旅客(每月出行超过一次)的占比只有2019年的一半。然而下半年市场恢复较为迅速,高频旅客的占比基本上恢复到了前几年的水平,说明公商务旅客的复苏速度比较迅速。

表一:2016-2020年高频旅客人数和出行次数占比表

640.webp (52).jpg

数据来源:去哪儿航旅大数据研究院


       实际上,高频旅客具有公商务旅客的特征。如表一所示,2020年累计的高频旅客数量是全部旅客的3%,出行的航段数量是全行业运输量的19.4%,和前几年非常接近。考虑到上半年高频旅客的匮乏,事实上高频旅客的出行量主要集中在四季度。

       在四季度,公务员票的数量也明显恢复。如果不考虑国际航线,在国内航线上承运的公务员票已经和2019年同期持平。然而,公商务旅客虽然数量得以恢复,但是平均票价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高端旅客的消费降级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疫情给旅客的出行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航班经常性的取消也为旅客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更多的旅客选择临时购票,提前预售的机票数量减少。

图五:三天内临时购票旅客的占比趋势图

640.webp (53).jpg

图片 数据来源:去哪儿航旅大数据研究院


       如图五所示,起飞前三天内购票的旅客比例在升高,疫情越严重,旅客的购票时间越晚。而且民航业处于运力供大于求,竞争更加激烈的状况,越是临近起飞前,票价反而会更低,这些现象促进了旅客延迟购票的心理。结果导致了公商务旅客购买低价票,行业平均票价下滑。


       4  营销产品创新,代理渠道集中化

       2020年,渠道和产品出现重大变革。一方面,代理商的渠道集中度越来越高。近年来代理商渠道集中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这个转变。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BSP渠道还在保持出票的代理仅有两千家,全年累计保持出票的家数,同比2019年下降了6%,比起三年前减少了五分之一。虽然代理商的数量在减少,但是疫情过后,BSP出票的数量占比几乎没有变化,只是更加向前几大代理商集中。

       另一方面,东航推出了“周末随心飞”产品,引爆了整个民航业。这款产品是基于旅客角度实施的定价策略,对行业传统的收益管理理念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整个下半年,各航空公司纷纷跟进“随心飞”、“快乐飞”产品,共计使用了将近400万航段,约占全年旅客运输量的1%。

       时间跨进了新的一年,中国民航的市场格局将延续现状,不会出现较大的改变:一是疫情仍在持续,国际航线暂无复苏的迹象,国内航线需求稳定,票价达成均衡,市场只会根据疫情的进展出现短时间的震荡。二是低油价和汇兑利好因素,保证了航空公司的基础成本。即使票价无法回到前几年的水平,仍然具有保本争利的空间。三是在没有客源高峰的情况下,所有的航空公司被拉回了起跑线,市场竞争也会更加理性。四是公商务客源回升到合理的水平,但是高端旅客的消费降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五是旅客群体更加年轻化,市场的补充客源主要来自于高铁引流,以旅游和探亲的客源居多。

       所以,虽然客源结构改变,很多曾经的旅客尚未乘机出行,但是市场整体趋势依然向好,公商务旅客和新增客源支撑了行业复苏的规模。当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之后,学生群体和老人群体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航空公司需要调整航线网络结构,细分旅客群体,开发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水平,积极苦练内功,耐心等待着行业全面复苏的那一天。





评论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2021年下半年旅客量预测

2021年春运返乡旅客分析报告

航班换季后民航和高铁的网络竞争性分析

2020年新增旅客分析报告

Copyright 2020 © ChinaAirport Dat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