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4条信息)
面对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的严峻复杂形势,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多举措加快构建“货畅其流、货优其流”的航空物流产业生态,着力提升航空货运供给质量,1-8月,深圳机场货邮吞吐量达85.7万吨,同比增长6.4%,货量位居全国第三,增速在全国百万吨级机场中位列第一。随着9月18日、20日,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相继在深圳机场开通定期洲际货运航线,机场定期货运航线网络由此实现了欧美澳亚非五大洲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货运全球辐射力和影响力,助力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际定期全货机通航点增至21个 深圳及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高端医疗设备、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的主要货源地,航空物流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按照中央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深圳机场加快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打造,携手各航司、货代畅通货运“空中通道”,畅通区域经济内循环,联通国际国内双市场,助力畅通供应链、稳定产业链。 继5月开通今年首条定期洲际货运航线“深圳-芝加哥”后,近一周内,深圳机场又新引进两家国外航空公司,开通两条定期洲际货运航线。9月18日,欧洲最大的货运
项目总投资30亿元,工程按照年旅客吞吐量9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00吨设计,飞行区等级指标4C级,并同步规划实施空港产业园及高速连接线等配套工程,建成后对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密皖北地区机场节点、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具有战略意义。
昨日下午,从北京起飞的校验飞机“塞斯纳C560”沿着预定轨道平稳降落在荆州机场。该机即将在明日开始执行校验飞行任务,标志着荆州机场离正式通航又近了一步,640万荆州人民“在家门口坐飞机”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昨日下午4点38分,荆州机场上空传来清晰的飞机轰鸣声,一个小白点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清晰,这是从北京起飞的“塞斯纳C560”校验飞机,银白色流线造型像侧脸的小海豚。数分钟后,校验飞机飞临机场跑道,在荆州机场进行低空通场飞行,沿着预定轨迹,经短暂滑行,稳稳地进入停机坪。机场跑道上,留下了第一道飞机轮胎印迹。塔台、地面上的所有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发出欢呼声,欢迎人群簇拥而上,6名机组成员依次走下舷梯。
2020年9月18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美兰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连续十年超过1000万人次,生产运输保持恢复增长的良好态势,发展形势较为喜人。目前,美兰机场航班量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兰机场完成客流量138.6万人次、环比增长36.87%,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进一步增长至166.73万人次、环比再增长20.29%,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3.38%,优于全民航平均水平。 据了解,美兰机场于2011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位居内地机场第20名,正式迈入国内大型机场行列。2019年,美兰机场客流量已增长至2421.66万人次,排名上升至内地机场第17名。此外,凭借着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59国落地免签政策等多项利好,美兰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从2011年的38.78万人次逐步提升至2019年的140.15万人次,切实为各国游客赴琼旅游架设起便捷的空中桥梁。
日前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赣州黄金机场净空与电磁环境保护实施办法的通知》赣州黄金机场净空区域及电磁环境保护区域正式划定!《赣州黄金机场净空与电磁环境保护实施办法》为了加强赣州黄金机场净空与电磁环境管理,保障民用航空器在赣州黄金机场净空区域内运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民用机场管理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华东地区民用机场净空管理办法》、《江西省民用机场净空与民用航空电磁环境保护办法》等规定,结合赣州实际,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生效。
今天,小锦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获悉,进入9月份以来,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速均由“负”转“正”,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实现双双正增长。 据了解,截至9月14日,双流国际机场9月份累计航班起降量为14311架次,同比增长1.6%;累计旅客吞吐量207.5万人次,同比增长0.7%。其中,国内航班起降架次同比增长13.8%,国内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3.6%。 双流国际机场表示,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双流国际机场首次实现单月累计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同时正增长。 众所周知,受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今年以来民航运输业遭遇重创,一些航线和航班因疫情防控需要而暂停运行。受此影响,双流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起降架次三项主要生产指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根据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份是双流国际机场主要生产指标下滑最为严重的一个月,其中当月旅客吞吐量仅112万余人次,同比下降76.24%;当月起降架次仅1.2万余架次,同比下降56.94%。而伴随疫情形势好转,不少航线和航班逐步恢复运营,双流国际机场的主要生产指标从3月份开始逐月恢复提升,同比降幅也逐月缩小,直至本月转入正增长轨道
在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批准支持下,自九月起,武汉天河机场分阶段、有限度地逐步恢复国际客运航线。9月16日上午10时48分,民航湖北空管分局顺利保障仁川至武汉TWB615航班着陆,这是武汉受到疫情影响,国际定期客运航班停运8个多月以来,首个恢复运营的国际地区客运航班。这也是湖北民航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航空事业持续复苏、稳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统筹规划,加速民航发展。自4月8日武汉天河机场恢复国内客运航班开始,民航湖北空管分局确保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把空管保障提升到政治高度,不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全力保障天河机场航班量持续恢复。截至目前,天河机场已恢复至国内73个航点的客运航线,旅客吞吐量和航班架次从复运之初的日均3000人、起降80架次,快速回升至目前单日最高旅客吞吐量6万人次以上,单日起降架次500架次左右,国内客运日吞吐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0%以上。 未雨绸缪,加强运力保障。湖北空管分局对此次保障任务高度关注,提前部署,全力支持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国际客运航班复航工作。管制运行部为保障航班顺利抵达做出多方面部署:强化管制员英语陆空通话培训,保证陆空通话质量,
9月15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简称“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飞行区工程及东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获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标志着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很快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记者采访获悉,白云机场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珠三角机场群的核心机场,是我国航空运输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促进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助推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 广东机场集团方面介绍,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今年以来,民航局批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批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立项,民航局出具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意见,国家发改委批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9月15日,民航局和广东省政府联合批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飞行区工程及东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 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按照民航局与广东省政府签署的《关于推进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给家乡建机场,劲头足得很!”9月10日,在湘西机场道路项目,桥梁组工人孙荣芳告诉记者,整个项目组有60%以上的工人来自大湘西地区,为了把因疫情影响耽误的工期抢回来,工人们不光自己加班加点,主动参与劳动竞赛,还带动不少在外务工的老乡回来,共同为家乡建设献一份力。 据悉,湘西民用机场建设主要分为机场、机场道路、场外供电三个项目工程。湘西机场海拔700余米,加上特殊的地质结构,给项目施工带来了不少困难,但在风风火火的劳动竞赛下,湘西机场道路项目预计年底实现单幅贯通;2.6公里长,45米宽的机场跑道正在铺设水稳层,11月可完成混凝土面层施工;跑道两旁的助航灯光项目,目前也已完成了三分之二的进度。 湘西机场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姚本国介绍,湘西机场航站区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50吨的目标设计,预计明年可进行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