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4条信息)
5日,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记者获悉,至2025年,该省将实现民用机场旅客吞吐能力1.2亿人次,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金南翼”。图:新闻发布会现场。钱晨菲 摄 “‘十三五’期间,浙江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高速‘县县通’,五年新增线网1万公里,线网总体规模突破14.2万公里。”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杜旭亮介绍,为打造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包括加快高铁网建设、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公路网络优化、航空体系建设等方面。 如在加快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方面,杜旭亮说,浙江要率先在杭州、宁波都市圈基本建成以城市轨道交通和市域(郊)铁路为主的轨道
2月1日至4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组织民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监管局,民航华东质监站、芜湖宣城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航油安徽分公司、芜湖市公安局机场分局以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对芜宣机场工程和供油工程进行行业验收,并组织对机场使用许可证审查。经过验收委员会及10个专业组现场验收、查验资料和讨论研究,认为芜宣机场和供油工程符合批复的初步设计内容,符合国家及民航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同意通过行业验收。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机场处处长周栋亮宣读验收会议纪要,对芜宣机场顺利通过行业验收表示祝贺。他指出,芜宣机场项目已基本按初步设计批准的内容和规模建设完成,机场专业工程符合行业现行规章、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工程质量总体良好,主要设施设备运行正常,系统联调联动测试和压力测试合格,满足使用要求,档案资料基本齐全,概算执行良好,原则同意通过行业验收。希望机场公司和各参建单位迅速落实整改项目,做好机场通航准备工作,争取机场早日通航。 本次行业验收委员会主任、民航江苏监管局局长章亚军指出,芜宣机场作为国家和安徽省“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自项目规划建设以来,认真践行国家民航局关于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要求,创造了一批特色亮点和先进经验,如结合地下人防工程实现航站楼进出港分流
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网站消息,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功能定位,为推进天津区域商贸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市交通运输就加快建设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制定了工作方案。《加快推进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针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提出了12项举措。 方案指出,要着力促进航空物流产业聚集,着力优化航空口岸发展环境,着力提升航空物流服务保障能力,加快补齐关键环节短板,增强服务“双循环”“双城”“双中心”功能,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物流发展高地,将天津机场建设成为区域航空枢纽和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图:官网截图
“加快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亳州、蚌埠机场,建立全省通用航空飞行服务平台。”2月3日,安徽日报公布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开建蚌埠机场! “机场是城市的名片,更是蚌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作为优化华东地区机场布局、扩大航空运输覆盖面的关键环节,蚌埠民用机场项目是打造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促进蚌埠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抉择。”采访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陶广生表示,项目的建设将为我市加快建设“两个中心”、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提供有力支撑,对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民用机场建设是全市人民的期盼。去年以来,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迅速、进展顺利。2020年8月26日项目立项获批;2020年11月机场可研报告上报国家民航局审批,近日将获取国家民航局行业审查意见。目前,项目正在开展可研报批工作,计划2021年动工建设,2024年通航运营。下一步,机场可研及专题报告和要件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据了解,蚌埠民用机场位于怀远县淝河乡滕湖村,按飞行区4C标准建设。规划近期建设2600米跑道一条,航站楼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3.1亿元。预计2030年旅客吞吐量9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00吨,年客机
据阿拉善盟投资促进中心消息,近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阿左旗通勤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 阿左旗通勤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后,可解决可保障机型相对单一、可用机型偏少、航班正常率较低、航空服务保障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对于打造阿拉善对外开放新高地,提升阿拉善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推动阿拉善航空等新兴产业发展,改善阿拉善投资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经澳门国际机场专营股份有限公司(CAM)机场营运部全力协调推动,机场各单位积极配合提供实际需求和测试评估,澳门国际机场投资的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CDM)于2021年2月1日正式投入营运使用,对提高机场整体运行效率意义重大。 机场协同决策是指通过实时监控各航班每一保障环节之进度,以实现减少航班延误、增加事件的可预测性和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改善机场的空中交通流量和容量的一种工作流程和理念。目前,机场协同决策已经在全球航空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正在逐步改变航空从业人员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对航空旅客带来积极的影响。
据广西机场集团消息,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航空货运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多措并举,扭转了航空货运持续下滑的态势。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13.5万吨,为去年同期的80%。保持了南宁-深圳-杭州、南宁-南昌-南京两条国内货运航线和南宁-胡志明国际全货机航线稳定运营,开通南宁至马尼拉、金边、曼谷、胡志明4条“客改货”货运航线,国际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了万吨级,达1.09万吨,同比增长2.24倍,呈高速发展态势,为历史最好水平。 一是制定灵活的奖励促销政策,促进航空货运生产恢复。充分评估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制定及调整年度货运开发和奖励促销计划,推出快件、果蔬、中转货、普货、国际货等系列奖励促销政策,并与货代、物流快递企业分别签订开发奖励协议,促进了生产恢复。 二是持续加强与客户和航空公司联系,多渠道加强货源组织。加强多方合作,借助全货机运力优势促进邮件货量增长,延续东兴海鲜年度操作费承包模式,遏止了因口岸政策造成海鲜发运量大幅下滑的趋势。配合货代向航空公司申请中转货运价优惠,提高中转货量,与航空公司签订危险品运输协议,特种货物运输业务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主动拜访有潜在航空运输需求的企业并签订航空货运协议,深挖货运市场潜力。积极促成南宁-胡志明全货机航线复航并加密,鼓励航空公司开通国际“
日前上海机场发布2020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将亏损12.1-12.9亿元,其主要原因是免税租金的大幅下滑。 上海机场的公告显示,疫情对各项业务开展和客户经营影响较大,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及飞机起降架次大幅下降,2020年7月起,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内航线业务量逐渐好转,但受限于全球疫情状况,国际航线业务量仍受较大影响,经营压力持续 按照民航局相关政策要求,浦东机场免除了相关项目收费并降低了部分项目收费标准;按照上海市国资委相关政策要求对非公中小等企业相关租金费用进行了减免。 对于机场收入最为重要的非航收入方面,浦东机场与日上免税行签署了补充协议,确认免税店租金收入大幅降低,2020
1月29日,上海机场发布公告称,2020年确认的免税店租金收入为11.56亿元。而据上海机场公告,2019年日上上海机场支付的免税店租金为52.10亿元。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上海机场免税业务遭受较大冲击,基于不可抗力事件及重大情势变更,中国中免与上海机场签署《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免税店项目经营权转让合同之补充协议》。 补充协议修改了未来5年上海机场免税收入的计算方式。简单而言,未来5年,上海机场的免税收入不再与免税销售额挂钩,仅与国际客流量挂钩。根据《补充协议》,浦东机场据此确认的2020年度免税店租金收入较疫情前有大幅降低。 根据上海机场公告称,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