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4条信息)
图:上海机场联络线车站示意图。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供图 上海3月3日电 (记者 殷立勤)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3月3日透露,牵手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两大空港的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日前挖下盾构始发井第一铲,标志着这条市域铁路示范线进入基坑开挖阶段。 2月28日,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起重吊机发出隆隆轰鸣声,盾构始发井挖掘工作拉开帷幕,始发井基坑长156米,开挖深度达25.5米,坑边距沪杭高铁最近处仅10.6米。该基坑是目前国内紧邻高铁路基的最大开挖深度基坑之一,对高铁轨道位移控制要求极其严格。基坑施工预计9月完成,年底前进行盾构掘进。 上海机场联络线是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批确定的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这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以来,深圳机场立足国际航空枢纽发展新定位,紧密携手华为,在国内民航系统中第一个全面系统地开启数字化转型。在没有成熟经验可鉴和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秉承深圳城市创新基因,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智慧机场建设,引领“四型机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已经走过了三年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历程。 一、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的三年实践成效 三年来,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深入人心,机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深化。 深圳机场首次将智慧化作为集团战略选择和发展重要支撑,全面融入顶层设计,落实到部门具体工作,深入到员工行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认同;树立起整体变革的理念,通过实施IT治理变革,整合分散IT组织,实现数字化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一体化;有效打破“烟囱式”IT架构,建立了以“云平台”为核心的“1+5”数字化新平台,超40个业务系统实现云上部署,全力支持战略规划落地和业务变
继3月2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下称杭州机场)开通至韩国首尔全货机航线后,3月3日该机场再新增至日本大阪全货机定期航线,至此杭州机场国际全货机航线达17条。 据悉,杭州—大阪国际全货机定期航线每周三、四、六共三班,由圆通航空执飞,去程计划杭州14时30分(北京时间,下同)飞起,16时50分抵达大阪;返程计划18时10分大阪起飞,21时25分抵达杭州。杭州新增至日本大阪国际全货机定期航线开通,工作人员装货中。杭州机场供图 该航线首航共收运货物12票731件12240公斤,其中快件10票612件10703公斤,以跨境电商货为主。随着新航线的相继开通,杭州机场进境货物将增幅明显,该机场物流公司将继续落实进境货物防疫要求,严
据中国航油消息,3月1日0时,智慧航油系统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上线,标志着智慧航油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 大厦集聚弄潮儿,凤凰飞出紫烟起。中国航油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用新理念、新态度、新行动,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智慧航油建设,积极推进智慧航油服务新模式。 智慧航油系统是中国航油统一打造的集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数据共享、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对接国内多家金融机构和航空公司客户,创生出从加油到支付再到客户服务管理的全链条电子化新型金融结算模式,开创了上下游数据交互、信息共享、协同合作的先河。智慧航油系统的成功上线,进一步提升了航油服务保障及综合管理水平,降低资金管控风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职能革新能力,彰显了中国航油数字化、智能化实力跃上新台阶。 启航“十四五”,中国航油将继续奋楫扬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航油建设,为构建航油新发展格局、开启航油新金色三十年、推进智慧民航建设作出新贡献。
近日,国际机场协会(ACI)公布2020年度机场服务质量(ASQ)旅客满意度项目评选结果,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全球348家机场中排名第一,荣获“2020年度亚太地区4000万以上级最佳机场”奖项。 自2010年起,浦东机场ACI旅客满意度测评分值已连续11年位列全球机场前10位。ACI(国际机场协会)是当前国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机场组织,致力于帮助机场提升服务品质与运营管理能力,拥有600多家全球会员。ASQ(旅客满意度)测评从旅客主观感受出发,主要调查旅客对于34个关键指标的评价,包括机场交通、值机办理、安全检查、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态度等方面。图:工作人员为旅客提供热粥、热茶服务。上海机场集团供图
“新航站楼预计2024年通航,建成后中川国际机场将成为具有三条跑道的国际机场之一。”3月2日,记者从甘肃省发改委获悉,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共完成投资65.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9.6%,圆满完成2020年建设任务。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自2016年以来,年旅客吞吐量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5年突破千万人次大关,现有跑道、航站楼及生产生活辅助等设施已难以满足民航快速发展需要。2016年,甘肃省正式启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的目标设计。 2020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研,9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全年先后完成民航专业工程及其配套工程设计、飞行区场道工程、民航及非民航监理、航站楼工程(一标段)、高架桥及落客平台工程等30个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完成招标采购金额76.27亿元。 2021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计划完成飞行区不良体处治、土方和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完成航站区总图土方工程,完成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航站区附属房屋地基与基础工程,推进飞行区道面工程、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和航站区附属房屋主体工程,全年计划完成
3月1日,国际机场协会(Airport Council International)正式公布2020年全球机场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凭借着优质的服务质量从348家参评机场中脱颖而出,喜获排名并列第一的优异成绩。 据悉,ACI全球机场旅客服务满意度测评(ASQ)是全球机场最重要的服务质量评比之一,评价指标包括机场交通、登机手续、安检、卫生间、餐饮、购物、环境等34项,涵盖机场的基础设施、旅客流程、便捷程度、人员服务、体验舒适度等旅客出行的多个方面。 白云机场在全球348家参评机场中排名第一(与其他5家机场并列)
“这条路整好了,跟上次来感觉不一样!”2月20日,记者驱车深入资阳临空经济区,同行的资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建设局工作人员钟秋感叹,最近项目推进迅速,这里“一天一个样”。 资阳临空经济区是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两大片区之一。天府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在即,资阳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全面提速。 汽车沿着资阳临空经济区的“口”字形干道绕行一周,所到之处已是畅行无阻。“作为资阳临空经济区的交通大动脉,骨干路网将与天府国际机场同步建成投用。”钟秋告诉记者,当地在春节前就备足物资、落实人员,春节后成资大道、纵二路等重点交通项目迅速复工,交安、绿化等“收尾”工程正有序推进。 在资阳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孵化中心、标准化厂房和小学、幼儿园建设现场,机械轰鸣阵阵,货车来回穿梭。“机场通航在即,我们必须抢占先机。”钟秋说,产业孵化中心计划在今年3月达到入住条件,标准化厂房将在年内交付首期5万平方米,新建的川师大附小、附幼将在秋季开展首期招生,“今年,城市功能、商务服务等配套设施要初具规模,形成较为完备的企业入驻条件。” 项目建设现场,不时有工作人员带着客商前来考察。资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商务和经济合作局负责人王超介绍,“聚焦临空高端制造、临空综合服务、临空都市农业,我们正在加快夯实产业基础、推进项目签约落地。”
2021年2月25日,随着南方航空CZ3771航班顺利停入7号机位,标志着衡阳机场新建站坪正式启用。 新扩建站坪总面积49670平方米,新增垂直联络道2条,C类自滑进出机位6个和部分滑行道,可满足波音737—900或空客321及以下机型航空器停放,并配齐通信、视频监控、助航灯光及其相关配套设施,衡阳机场C类机位总数量达到11个,可满足年航班起降2万余架次。 目前,衡阳机场已开通18条航线,通航城市29个,日均起降航班约40架次,新扩建站坪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机场高峰时刻的航班保障能力,减少航空器起降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航班正点率,为衡阳机场开辟更多新的航线航班提供了坚强保障。图:南方航空3771航班顺利停入7号机位 摄影:石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