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用机场网
03
2021.03

打响国内民航系统内数字化转型第一枪 深圳机场走过了极不平常的三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这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以来,深圳机场立足国际航空枢纽发展新定位,紧密携手华为,在国内民航系统中第一个全面系统地开启数字化转型。在没有成熟经验可鉴和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秉承深圳城市创新基因,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智慧机场建设,引领“四型机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已经走过了三年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历程。  一、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的三年实践成效  三年来,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深入人心,机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深化。  深圳机场首次将智慧化作为集团战略选择和发展重要支撑,全面融入顶层设计,落实到部门具体工作,深入到员工行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认同;树立起整体变革的理念,通过实施IT治理变革,整合分散IT组织,实现数字化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一体化;有效打破“烟囱式”IT架构,建立了以“云平台”为核心的“1+5”数字化新平台,超40个业务系统实现云上部署,全力支持战略规划落地和业务变

1379
02
2021.03

兰州机场扩建后将有3条跑道 旅客吞吐量达3800万人次

         “新航站楼预计2024年通航,建成后中川国际机场将成为具有三条跑道的国际机场之一。”3月2日,记者从甘肃省发改委获悉,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共完成投资65.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9.6%,圆满完成2020年建设任务。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自2016年以来,年旅客吞吐量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5年突破千万人次大关,现有跑道、航站楼及生产生活辅助等设施已难以满足民航快速发展需要。2016年,甘肃省正式启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的目标设计。  2020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研,9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全年先后完成民航专业工程及其配套工程设计、飞行区场道工程、民航及非民航监理、航站楼工程(一标段)、高架桥及落客平台工程等30个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完成招标采购金额76.27亿元。  2021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计划完成飞行区不良体处治、土方和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完成航站区总图土方工程,完成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航站区附属房屋地基与基础工程,推进飞行区道面工程、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和航站区附属房屋主体工程,全年计划完成

1015
28
2021.02

天府机场通航在即 资阳临空经济区建设全面提速

      “这条路整好了,跟上次来感觉不一样!”2月20日,记者驱车深入资阳临空经济区,同行的资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建设局工作人员钟秋感叹,最近项目推进迅速,这里“一天一个样”。  资阳临空经济区是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两大片区之一。天府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在即,资阳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全面提速。  汽车沿着资阳临空经济区的“口”字形干道绕行一周,所到之处已是畅行无阻。“作为资阳临空经济区的交通大动脉,骨干路网将与天府国际机场同步建成投用。”钟秋告诉记者,当地在春节前就备足物资、落实人员,春节后成资大道、纵二路等重点交通项目迅速复工,交安、绿化等“收尾”工程正有序推进。  在资阳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孵化中心、标准化厂房和小学、幼儿园建设现场,机械轰鸣阵阵,货车来回穿梭。“机场通航在即,我们必须抢占先机。”钟秋说,产业孵化中心计划在今年3月达到入住条件,标准化厂房将在年内交付首期5万平方米,新建的川师大附小、附幼将在秋季开展首期招生,“今年,城市功能、商务服务等配套设施要初具规模,形成较为完备的企业入驻条件。”  项目建设现场,不时有工作人员带着客商前来考察。资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商务和经济合作局负责人王超介绍,“聚焦临空高端制造、临空综合服务、临空都市农业,我们正在加快夯实产业基础、推进项目签约落地。”

1265
Copyright 2020 © ChinaAirport Dat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