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4条信息)
尽管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但郑州航空枢纽的高质量发展再次实现一大跨越。2020年12月13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双喜临门 ”:年货运规模首次突破60万吨,年客运规模达到2000万人次。预计全年货邮吞吐量将超过63万吨,旅客吞吐量将超过2150万人次,在全国240个机场中,货运规模全国排名由第7位提升至第6位,步入全国六强;客运规模全国排名由第12位提升至第11位。 12月13日13时,随着一架阿塞拜疆丝绸之路西部航空7L076航班顺利从郑州机场1号跑道满载起飞,飞往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至此,郑州机场2020年累计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60万吨,标志着郑州航空枢纽建设再上新台阶。 货运方面,2020年前11个月,郑州机场国际地区货运量和全货机航班量均居全国第5位;累计增速21.8%,在全国主要机场中位居第1位。其中今年11月,郑州机场单月完成的货邮吞吐量达到7.38万吨,创历史新高。目前
记者12日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获悉,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新建国际候机楼于12月12日正式启用。 作为承担北京首都机场国际航班第一入境点保障任务的机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新建国际候机楼的启用,使国际分流航班保障有了专属候机楼,国际分流航班旅客不必在寒冷的室外环境接受核酸检测采样和行李提取,旅客出行的保障条件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 据悉,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已于今年7月30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计划2024年转场运行。在呼和浩特新机场建成之前,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新建国际候机楼将更好地承担起国际航班保障工作,为广大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新建国际候机楼于今年4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是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过渡期提升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10日上午9:35,随着中国民航校验中心的奖状C560校验飞机起飞离开芜湖宣州机场跑道,标志着芜湖宣州机场历时16天的投产校验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当天上午,芜湖宣城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举行简短欢送仪式,公司董事长孙跃进致答谢词,总经理许耀辉主持。 11月12日,芜湖宣州机场收到校飞计划,原定于11月20日开始校验。但由于天气等原因,直至11月24日才开始启动。24日,中国民航校验中心从北京首都机场调机至合肥新桥机场,以新桥机场作为临时基地对芜湖宣州机场进行校验。28日,芜湖天气转好,飞机转至芜湖宣州机场,作为基地进行校验。本次校飞持续16天,共飞行36架次,空中飞行时间合计39小时21分钟,共完成通信、导航、监视、灯光设备及飞行程序校验。校飞结果显示芜湖宣州机场所有校飞科目均合格。
深圳机场发布2020年11月生产经营快报。 公告显示,今年11月,深圳机场完成航班起降3.1万架次,同比减少1.66%;旅客吞吐量为394.31万人次,同比减少10.93%,其中,国内航线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0.24%,在国际航线和地区航线的旅客吞吐量分别同比减少98%、100%。 今年前11个月,深圳机场累计完成航班起降28.88万架次,同比减少14.49%;旅客吞吐量为3408.48万人次,同比减少29.55%。
12月8日,张家口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次。2020年经历了疫情及2号航站楼转场“双重”考验后,张家口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屡创新高,稳步向百万级机场目标迈进。 2013年张家口机场正式通航,运营航线2条,通航城市2个,运营航空公司3家。通航以来,张家口机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张家口机场运营航线10条,通航城市12个,运营航空公司6家。至今累计与12家航空公司建立合作,累计开通航线18条,通航城市17个,航线网络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北重要枢纽城市和热点旅游城市。 截至12月8日,2020年张家口机场共保障运输航班起降5426架次,实现旅客吞吐量50.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3.83吨,分别同比增长133.78%、91.79%和50.16%。 今年以来,张家口机场围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全面落实复工复产稳增长工作,协助张家口市交通局民航管理处争取2021年夏航季航班容量,逐步恢复航班航线,推动复工复产。为积极推动张家口机场融入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张家口机场紧抓冬奥发展契机,利用石家庄机场区域、时刻和政策优势,持续加密张家口至石家庄航班密度,重点打造“张石”省内支线快线,促进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张家口-石家庄航班达到每天7至8班,实现省内机场干支
据安徽发改委消息,11月30-12月1日,受中国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安徽蚌埠机场可研报告评估会,会议邀请了10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民航局、民航华东管理局、民航安徽监管局、民航安徽空管分局和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水利厅、中国航空油料公司及蚌埠市、项目设计单位等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会议。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王启康率基础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期间,专家们听取了设计单位对可研报告有关情况的介绍,重点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航空业务量预测、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合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专家组意见。会议认为新建蚌埠民用机场符合国家相关规划,对完善安徽省民用机场布局,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皖北地区及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根据项目可研报告,本期主要建设内容为:飞行区等级4C,新建一条长2600米跑道,新建1.2万平方米航站楼、站坪机位11个,配套建设通信、空管、气象、供电、供水、供油、消防等辅助生产设施。 下一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蚌埠市有关方面,督促设计单位按照本次会议专家组意见,尽快修改完善项目可研报告并提交给评审
1958年,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农民库尔班·吐鲁木骑着毛驴上北京。62年后的今天(12月7日),于田万方机场顺利完成试飞,将于12月26日正式开航。 12月7日,试飞小组对和田地区于田县万方机场的运行条件和保障能力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测试,对跑道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方面内容进行检验。
12月7日,白云机场发布2020年11月生产经营数据快报,数据显示11月白云机场飞机起降4.02万架次,同比下降2.47%;旅客吞吐量501万人次,同比下降19.31%;其中国内航线旅客494.7万人次,同比增4.79%;货邮吞吐量17.3万吨,同比下降1.27%。
12月5日15:55,随着注册号B-10VC的“奖状”560飞机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标志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管设备、助航设施等校飞科目全部完成。 本次校飞持续33天,共飞行57场次,空中飞行时间合计148小时38分钟,共完成天府国际机场4套仪表着陆系统、天府机场对空甚高频(VHF)共用系统、备用自动化/集成塔台系统、46条进离场飞行程序、五凤溪导航台的投产飞行校验、34条新增涉台径向线特殊校验,共计百余项校验科目的飞行。校飞结果显示成都天府机场所有校飞科目均合格。 校飞期间,空地密切配合,高效完成了所有校飞科目。此外,除空管外,天府机场也积极协同做好校飞相关保障工作,其间,天府机场共有9个部门400余人参加保障工作,各保障部门按照相关要求以及预定方案,严格落实道面巡查、安防布控以及应急保障等工作,确保了校飞工作顺利进行。 随着天府机场校飞工作的顺利完成,试飞工作也提上了日程,预计本月底成都天府机场将迎来首次民航班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