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1条信息)
机场是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窗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片。其地位作用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决定了对其形象的高品质属性。2018年,民航局发布《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了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的战略任务。四型机场建设符合全球机场发展的大趋势,为解决机场行业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2019年11月5日,在全国民航机场工作会议上,民航局冯正霖局长围绕实施民航强国战略,推进机场现代化和四型机场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四型机场建设要求。2020年1月,民航局发布《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为四型机场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机场广告是机场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人文机场建设的有力支撑。站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机场广告不再仅仅局限于为机场贡献经济效益,而是通过自身业务特点及专有的传播属性,着力提升机场人文品味,提供人本化服务,增强人民在民航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文从机场广告的文化属性、专业特点以及机场的视觉秩序、空间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机场管理者推动人文机场建设提供参考建议。人文机场建设是推进民用机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
本文已在《空运商务》2022年第3期发表 北京大兴机场从2019年9月开航之后,旅客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尤其是到了2021年3月底,东航和南航完成了全部航班的转场工作,大兴机场的旅客量份额就已经达到了北京全部进出港旅客量的40%以上。 2022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顺利召开,在整个冬奥会的举办过程中,北京首都机场承担了保障的重任。尤其是在冬奥会结束的2月20~24日期间,首都机场T3航站楼实施了全封闭的冬奥航班保障。就在这个时间段,大兴机场的旅客量超过了首都机场。这也是在北京两场正常运行状态下,大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越首都机场。 大兴机场旅客量份额的快速增长,既和航班的运力投入份额相对应,也和客源结构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北京本地旅客选择首都机场出行的占比相对较高,与之相反,外省旅客在乘坐航班时选择大兴机场出行的比重也会更多一些。如图一所示,从大兴机场进出北京的民航旅客当中,常住地在外省的旅客超过六成。而且两场相比,从大兴机
2000年6月至2022年3月,中国境内运输航空公司共发生6起重大航空安全事故,分别是2000年6月武汉空难、2002年4月釜山空难、2002年4月大连空难、2004年11月包头空难、2010年8月伊春空难、2022年3月梧州空难。结合空难对民航业影响的案例以及当前面临的实际形势,研究院从民航安全要求、消费者“恐飞症结”、航班运行计划调整等方面做了研判。 伊春空难事件影响 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ERJ-190在执行哈尔滨=伊春的客运航班任务时,在伊春市林都机场跑道进近时距离跑道690米处坠毁。机上乘客共计96人,44人遇难、52人受伤。 据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该事故原因为飞行员失误,被定义为“责任事故”。当班机长齐全军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2014年12月,齐全军被指控涉嫌重大飞行事故罪,获有期徒刑3年。河南航空2010年8月公布了“8·24”飞机坠毁事故遇难旅客赔偿标准:每位遇难旅客的赔偿标准总共为96.2万元人民币,不含
疫情形势 全球疫情 1.全球单日新增确诊人数激增 截止2022年3月14日,全球累计确诊4.6亿例,累计死亡605万例,现有确诊6798万例。2022年1月25日,全球日新增确诊病例384万,达到历史新高;3月14日,全球日新增确诊125万例。然而,2020年~2021年平均日新增不足100万例。 2.全球新冠死亡率降至1
2022年2月中下旬以来,几乎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乌克兰。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端一旦开启,何时结束无法预知,损失无法估量。就民航而言,此次俄乌战争已经带来至少三个直接的负面后果:1、油价飙升到历史高位;2、俄罗斯与一些国家相互关闭领空以及乌克兰领空的安全使得国际航路受到极大限制;3、欧盟要求各租赁公司在3月28日之前收回出租给俄罗斯各航企的飞机,总计约515架(根据Cirium数据)。这些无疑都给刚刚走上复苏之路的民航业带来新的打击。笔者特来谈谈战争对俄罗斯承租的飞机资产的影响,以及后续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制裁给飞机资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俄乌开战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几乎所有打击手段都展示了一遍,我们也由此观察到飞机租赁业被殃及的状况。 1、租金断供——由于俄罗斯的银行或被剔除出SWIFT结算系统,承租人很可能无法支付美元租金,或干脆没有美元可用于支付,或收入锐减无力支付。根据最新消息,俄罗斯允许本国债务人将向“不友好”国家的债权人支付卢布,“不友好”国家包括了多数租赁公司所在的爱尔兰。这意味着即使承租人继续付卢布,这些资金大概率无法兑换成美元,也几乎无法出境,卢布的
支线航空是航空运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支线航空网络是干线网络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本研究中支线航空主要是指利用设计座位为30—100座的小型客机运营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中小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等局部地区航线的中短途旅客运输服务。 01 发展支线航空意义重大 1 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支线航空是快速联通中小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途径,发展支线航空可有效释放二三线城市潜在航空出行需求,促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人口、资本、信息、资源的高效流通,加速区域经济“内循环”,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 2 推进民航强国战略实施 支线航空是我国民航市场的凸出短板,国内市场的中低客流航线和高客流航线的
航空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具备快速、便捷、经济、高效等显著特征,在推动经济发展、畅通要素流动、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具有乘数效应。航空通达性作为评价航空运输供给质量的指标,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 作为中国支线航空发展的引领者,华夏航空历经15年的艰辛探索,在2016年、2020年和2021年先后三次公开发布航空通达性研究成果。尤其在2021年,华夏航空联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和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权威发布《支线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2021)》,既深入总结了支线航空通达性实践经验,又从理论高度科学界定了航空通达性概念并搭建了一套完整的航空通达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 航空通达性与当前国内外广受关注的航空连通性在概念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故本文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航空连通性研究成果与国内的航空通达性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其为我国航空通达性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国外航空通达性相关研究
COVID-19疫情的发展已进入了第三个年头,防控-变异-防控-变异……放弃(精神胜利地宣布为“新冠喉炎”),时下的旅游与运输类的国际组织都在发出放松旅行限制的呼声,高度依赖第三产业的国家,几乎都宣布了“旅行无限制”的政策,无论是国内航空旅行,还是国际航空旅行,都面临新的变化与发展的挑战。然而,变化的世界究竟会何去何从,疫情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仍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疫情后的民航业,将会呈现怎样的竞争与发展格局,却是每个从业人员希望探寻的答案。历史发展的规律与世界演进的轨迹表明,即便是再多的不确定性,在纷繁的变化中总会有一定的趋势可循。回顾疫情影响的800多个日夜,全球民航业的确是发生了诸多难以预测、却似乎暗喻未来的四大变化。 航空公司业的并购重组:日益提升的市场集中度突显网络经济效应 疫情初始的2020年,纠缠航空公司业最多的消息无疑是停业、破产,但进入2021和2022年的岁末年初,报道最多的却是前述航空公司的恢复运营,或是被收购。当然,最大的震动当属美国两家廉价航空公司边疆航空(Frontier Airlines)和精神航空(
2021年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第二年,虽然我国整体疫情防控卓有成效,但随着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在全球肆虐,国内多地疫情零星散发,让本已开始恢复的行业再次遭受不定时的打击。对中国民航业来说,一方面,国际航线投入持续受限,国内客运市场流量大幅波动,公司经营效益提升难度日益加大;另一方面,油价攀升、汇率波动等因素进一步加大了民航企业经营难度。 如何在充满不确定的新常态下,精准管控成本,抢抓市场机遇,增加运营收入,将是民航企业长期面临的难题。本文利用飞友科技民航大数据、上市航空公司财报等多源数据,选取航班量、运力、客座率、利润等指标,绘制了国内航空公司2021年多维数据画像,对比分析航空公司的恢复情况,然后立足受疫情影响的新常态,从服务产品多元化、时刻资源优化、运行管理智慧化等三个方面,为航空公司等民航企业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旅客出行满意度提出改进建议。 一、航空公司数据画像 为了定量了解2021年国内民航在疫情影响下的运行水平,本文以航空公司为主要分析对象,借助飞友科技民航大数据、上市航空公司财报等多源数据,绘制航空公司多维数据画像。 (一)运行数据对比